時間:2021-03-31發布人:
去過日本旅游的大家,可能都被日本麻煩的「消費稅」給搞得暈頭轉向吧?不論是在便利商店購買零食,或是前往餐廳用餐,總要在標價以外額外計算應付的消費稅,別說是來旅游的外國游客了,連日本人自己都覺得很麻煩。
而且每家店的價格牌的表述各有不同,有“稅別”、“稅抜”、“+稅”、“本體価格”及 “+消費稅”等各種各樣的說法,讓人看了稀里糊涂。
雖說從字面上的意思還是可以大概知道是未含稅的意思,但是有這么多不統一的說法確實會讓初來日本的人有點不適應。
于是本周星期四(4月1日)起,日本政府就強制要求商家應該寫出「含稅價總額」,從此再也不用額外加算麻煩的消費稅,雖然對商家來說有些缺點尚待克服,但是對外國游客來說或許是福音。
為了能讓消費者更清楚知道商品的最終價格,從2021年4月1日起將實施“消費總額表示義務”的規定。
規定實施后的各產品都必須標出含稅總價,或者需要把未含稅價與含稅價清楚標示出來,更加方便消費者區分。
另外,自從日本的消費稅漲到了10%后,部分的外賣餐食價格仍然可以保持之前的8%稅率,兩種不同稅率計算也讓不少人造成困惑。
新規定實施后,各商家也需要清楚標示堂食與外賣的含稅價……
記者前往這家連鎖烏龍面店……
發現店員正在更新所有菜單?
以往是寫「定價+稅」
開始都要明確標記「含稅總額」
這項政策4月1日全面開始
自1989年推行「消費稅」以來,在日本買東西或是在網上買的日本商品,都必須在定價以外多加上消費稅,才是消費者應該支付的總金額。然而有的商家會寫「含稅價」,有的商家又寫「未稅價」,消費者想要比價或是要付款的時候,計算起來都非常麻煩。
而在今年4月1日以后,這些煩惱應該都會消失了。
以這家烏龍面店為例,他們還順手把所有品項的含稅價尾數舍去,客人付起錢來不但不需要多加計算,也不會找回一堆零錢了!
原本:220圓+22圓消費稅=242圓→新標價:240圓
原本:290圓+29圓消費稅=319圓→新標價:320圓
客人:「原本標記未稅價,計算起來很復雜。」
「現在改成含稅價方便多了。」
這項政策對消費者說是一大便利,不過某些商家卻是叫苦不迭。因為原本只寫「定價+稅」的標價方式,可以避免當政府調整消費稅稅率的時候都要更新包裝,如今規定一定要寫明含稅價總額的數字,就會給商家增添許多成本!
像是出版社只能盡可能將含稅價寫在書腰上,否則舊書都要回收重新印刷,肯定吃不消啊……
商品數量上百種的蔬果店忙著趕工換標價
另外,對于生鮮蔬果這種平均售價原本就比較低的商品,商家也很怕改成含稅價總額以后,會導致消費者誤會大漲價而不買了!
生鮮蔬果改成含稅價以后,乍看之下會覺得漲了很多
有實驗就顯示,商品改成標示含稅價導致銷量減少3%
說來小編想起,以前國內總有人羨慕國外商品與稅是分開的,說這樣商品到底多少錢一清二楚。其實如果走在國外,我們發現還有些國家除了稅,甚至還要給小費給服務員,每次一結算確實老麻煩,還不如全部并在一塊大家都省事。
時代總在進步,看現在起碼日本也跟我們一樣,以后去了日本購物,不會感到那么麻煩了。真期待疫情早點退去,好去買買買。